关停、倒闭、涨价!“最严厉”环保督查来袭 防水企业准备好了吗?

为了响应党的十九大“打赢蓝天保卫战”的重大决策部署,持续改善环境空气质量,全国各省市都发布了大气污染的相关防止规划。至此,整治、限产、限排、关停俨然成为了近几年防水行业最关心的热门关键词。发展环境友好防水产品,不单是适应消费者市场的需求,更关系到防水企业、工厂能否存续的大问题! 

七省市要整改 散乱污多关停 

京津冀 

北京市近日出台《京津冀协同发展2018-2020年行动计划》,到2020年,再退出1000家左右一般制造业企业,实现“散乱污”企业“动态清零”。截至上半年,北京全市不予办理工商登记业务累计达到1.95万件,累计疏解退出一般性制造企业2200多家。从上半年来看,北京不予办理新设立或变更登记业务903件,关停退出一般制造业企业473家。

广东省 

广东省环境保护厅连续发布了《广东省挥发性有机物(VOCs)整治与减排工作方案(2018-2020年)》和《广东省打赢蓝天保卫战行动方案(2018-2020年)(征求意见稿)》,方案要求开展“散乱污”企业及集群综合整治专项行动,实行拉网式排查和清单制、台账式、网格化管理。2018年底前,完成城市交界处、工业集聚区、村级工业园“散乱污”工业企业整治。

山东省 

山东作为化工大省,历来是化企关注的重点省份。近日,山东省政府印发《山东省打赢蓝天保卫战作战方案暨2013—2020年大气污染防治规划三期行动计划(2018—2020年)》中明确规定:7个传输通道城市(济南、淄博、济宁、德州、聊城、滨州、菏泽市)禁止新建化工园区,加大现有化工园区整治力度。各地已明确的退城企业,要明确时间表,逾期不退城的予以停产。

江苏省 

化工行业是江苏省重要支柱产业,按照早前江苏下达的全省石化行业“四个一批”专项行动目标任务,明确截至2018年年底,计划关停2077家企业;到2020年,完成转移272家、升级4327家、重组696家化工企业;化工行业COD、氨氮、VOCs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分别累计下降13.5%、13.4%、30%;化工生产企业入园进区率提高到50%以上。目前,响水化工园区的所有化工企业及江苏张家港市东沙化工园实现整体关停。

浙江省 

近日,浙江省发布《打赢蓝天保卫战三年行动计划》,明确提出浙江全省禁止新增化工园区,并加大现有化工园区整治力度。全面治理“散乱污”企业,将以100个重点工业园区为抓手,推进各类工业园区治理。去年10月,杭州市萧山区已经计划关停企业(作坊)1000家;整治提升企业1000家;关停绕线内印染企业,将现有的35家印染企业整合成不多于19家企业。

陕西省 

陕西省按要求限期整改2931家,立案处罚792家,停产治理191家,查封扣押149家,关停取缔644家,市级挂牌督办7家,移送公安机关适用行政拘留17家,问责行业监管部门责任76起。 

此次整改中,西安市被限期整改980家,立案处罚293家,停产治理82家,查封扣押149家,关停取缔148家,移送公安机关适用行政拘留7家,问责行业监管部门责任44起。

山西省

截至7月15日,山西省累计查处重点排污企业2124家,已完成整改1107家,整改完成率52%。 

在每个省市发布的防止污染规划中,“停止生产”一词出现频率最多,环保严厉程度可见一斑。从这几个省份的改革计划也可以看出,关停污染化企,控制园区数量已经成为各省市防止污染的共同课题。

未有雪中送炭 便遭雪上加霜 

近日,国家统计局公布7月份制造业PMI指数51.4,处于景气区间。两项指标大幅上升,原材料购进价格指数从50.4上升到57.9,出厂价格从49.1上升到52.7。上述指数显示原材料、产品价格都在大幅上升。 

专业人士分析认为,去年众多市场涨价潮并非是需求回暖所拉动,而更像是环保和去产能导致上游材料企业产能突然集中而引爆的涨价潮。这种爆发式的涨价很难传导给终端企业,使得位于中游的众多中小企业因资金链断裂、订单转移等原因而出现倒闭潮。

对于防水企业而言,物竞天择,适者生存,走环保之路才能得以持续发展。 

对于政府而言,污染防治攻坚战需要决心和信心,还需要耐心。这就要求国家和地方在执行环保政策时需要考虑如何给出合理可行的、可操作性强的执行标准,一步一个脚印。如此,想必来自企业和民众的负面情绪会少很多。

“我们是办企业的,我们也知道国家严查环保的重要意义,但我们不是敌人,我们需要的是正确的引导。”这是广大小企业主内心的声音。罗马不是一天建成的,污染问题也不是一下就能解决的。无论是中小企业本身存在环保问题也好,周边民众的举报也罢,都需要区别对待,而不是矫枉过正甚至“一刀切”。

还有更多

联系我们

400-677-9133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8:30-18:0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